在我們身邊,有這樣一個男孩子,從小長得乖巧,深受爺爺奶奶的喜歡,爺爺奶奶溺愛他??梢哉f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,天天把孩子背在身上,怕他摔倒了。當這個孩子做錯了事,他的父母要懲罰孩子的時候,爺爺奶奶總會站出來替孫子出氣:孩子還小,你們怎么能體罰孩子呢?他長大了就什么都懂了啊!慢慢地,孩子長大了,變得飛揚跋扈、目中無人。有什么不順眼的事,不是打就是罵,就連爺爺奶奶說他幾句,他都要對罵起來。父母想體罰他,他就要去跳樓,搞得父母想管都管不了了。氣得父母天天埋怨爺爺奶奶:都是你們慣出來的。
所以說適當?shù)捏w罰是需要的。
并非每個父母都具備強的溝通能力,也并非每個孩子都適合用“擺事實、講道理”的方式進行溝通,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家長需要掌握這樣的幾個原則,至于在具體的行動方案上,每個家庭都會有自己不一樣的理解。
1.尊重孩子是基礎,不管是打還是不打,家長在大部分的時間里都應該尊重孩子。
2.幫助孩子是目的,不管孩子是因為什么樣的原因犯錯,或者孩子犯了什么樣的錯誤,幫助孩子認識到錯誤,改正錯誤很重要,就算是打也應該要遵循這一點,讓孩子認識到錯誤。
3.不以恐嚇為目的,很多家長打孩子是為了讓孩子害怕,不是害怕犯錯,而是害怕父母教訓他們的手段,這樣的恐嚇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毫無用處,孩子不但不會改,還會犯更多的錯。
以尊重孩子為基礎,幫助孩子為目的,那么不管是說教還是體罰,在孩子真心實意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,在孩子真的能夠意識到自己做的事情產生的負面后果時,父母管教孩子的行為都是有價值的。
當然,相信很多父母打孩子也是出于做做樣子,讓孩子害怕,孩子是自己的,要是真的下手很重,把孩子打傷、打殘,在生活中還真的很少見到親爹媽會下手那么狠。
體罰要適度、說教要適度,或者體罰和說教一起來,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態(tài)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,哪種更適合就選用哪種,教無定法,適合的才是較好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