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葛亮名篇《出師表/前出師表》原文,翻譯,注釋及賞析精選!
      語文 來源:網絡 編輯:小新 2018-01-18 14:13:17

        《出師表/前出師表》是諸葛亮的名作,在這篇文章中,諸葛亮表達了自己對于君王的忠心,勸諫君王勿信小人,采納忠言!本期,伊頓教育一對一輔導小編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詳細學習諸葛亮的名篇《出師表/前出師表》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!!!

      諸葛亮名篇《出師表/前出師表》原文,翻譯,注釋及賞析精選!

        前出師表作者:諸葛亮

        [三國·蜀]諸葛亮

        【作者小傳】諸葛亮(181-234),字孔明,瑯琊陽都(今山東省沂水縣南)人。東漢末年,他避亂隱居在陜西隆中(今湖北省襄陽縣西),“躬耕隴畝”,自比管仲、樂毅。漢獻帝建安十二年(207),劉備屯兵新野(今陜西省新野縣),慕名前去邀他出來輔佐自己,凡三次才得相見。初次見面他就向劉備提出要取得荊、益二州為基業(yè),東連孫權,北抗曹操的方針,這就是的“隆中對”。從此,他就輔助劉備,從事光復漢室的大業(yè)。章武三年(223),劉備在猇亭戰(zhàn)敗,病死白帝城,臨終把后事囑托給諸葛亮。后主劉禪繼位后,蜀國軍政大事,一應由他裁決。于是與孫吳重修舊好,結為盟國;親征孟獲,平定南中;整頓內政,充實軍資,做好北伐中原的準備。建興五年(227),北上屯駐漢中,連年北征,“攘除奸兇,興復漢室”,直至公元二三四年,病死渭濱軍中,興復之業(yè)始終未能成功。

        蜀漢滅亡后不久,陳壽纂集諸葛亮的遺文,編成《諸葛氏集》,凡二十四篇。但根據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所列載的篇目看,許多篇現(xiàn)已不復存在。今傳各種諸葛亮集,系后人從史傳中采輯而成。

        【題解】《前出師表》出自《三國志·蜀志》本傳。當時為建興五年,蜀漢已從劉備殂亡的震蕩中恢復過來,外結孫吳,內定南中,勵清吏政,兵精糧足;諸葛亮認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,實現(xiàn)劉備匡復漢室的遺愿。于是,決意率軍北進,準備征伐曹魏。臨行上書后主劉禪,強調自己為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臨終托咐,以“討賊興復”作為自己的職責,并規(guī)勸后主采納忠言,和輯臣吏,勵志自振,使他能專心一致于北伐大業(yè)。

        “表”是古代文體的一種,專為臣下對君王進行陳述求請時使用,類似的還有“章”、“奏”、“議”等。本文表達了作者審慎勤懇、以伐魏興漢為己任的忠貞之志和誨誡后主不忘先帝遺愿的孜孜之意,情感真摯,文筆酣暢,是古代散文中的杰出作品。

        【原文】先帝創(chuàng)業(yè)未半而中道崩殂[1]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敝[2],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[3]!然侍衛(wèi)之臣不懈于內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蓋追先帝之殊遇[4],欲報之于陛下也[5]。誠宜開張圣聽[6],以光先帝遺德,恢弘志士之氣[7];不宜妄自菲薄[8],引喻失義[9],以塞忠諫之路也。

        宮中府中[10],俱為一體,陟罰臧否[11],不宜異同。若有作奸犯科[12],及為忠善者,宜付有司論其刑賞[13]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;不宜偏私,使內外異法也。

        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費祎、董允等[14],此皆良實,志慮忠純,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。愚以為宮中之事,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補缺漏[15],有所廣益。將軍向寵[16],性行淑均[17],曉暢軍事,試用于昔日[18],先帝稱之曰能,是以眾議舉寵為督[19]。愚以為營中之事,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陣和睦[20],優(yōu)劣得所。

        親賢臣,遠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[21];親小人,遠賢臣,此后漢所以傾頹也[22]。先帝在時,每與臣論此事,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、靈也[23]!侍中、尚書、長史、參軍[24],此悉貞亮死節(jié)之臣[25],愿陛下親之信之,則漢室之隆,可計日而待也。

        臣本布衣,躬耕于陜西[26],茍全性命于亂世,不求聞達于諸侯[27]。先帝不以臣卑鄙[28],猥自枉屈[29],三顧臣于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世之事。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馳[30]。后值傾覆[31],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[32],爾來二十有一年矣!先帝知臣謹慎,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[33]。

        受命以來,夙夜憂嘆,恐托付不效,以傷先帝之明[34];故五月渡滬[35]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當獎率三軍,北定中原;庶竭駑鈍[36],攘除奸兇[37],興復漢室,還于舊都[38]。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。至于斟酌損益,進盡忠言,則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
       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,不效,則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靈。若無興德之言,則責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[39],以彰其咎。陛下亦宜自謀,以咨諏善道,察納雅言,深追先帝遺詔,臣不勝受恩感激!

        今當遠離,臨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

        ——選自中華書局版《諸葛亮集》

        【譯文】先帝創(chuàng)建王業(yè)還未完成一半就中途死去,現(xiàn)在天下三分鼎立,蜀漢是那么疲乏困頓,這真是有關生死存亡的時刻呵!然而朝庭里侍奉衛(wèi)護陛下的大臣們,在內毫不懈怠;忠貞的將士,在外奮不顧身,那是因為大家在懷念先帝對他們不同一般的賞識,要向陛下表示報答之情啊!陛下實在應該廣泛地聽取大家的意見,以此來光大先帝留下的德行,也使大臣們堅貞為國的正氣得到發(fā)揚;不可輕率地自己看輕自己而不加振作,言談訓諭時有失大義,以致把臣民向您盡忠規(guī)勸的言路也阻塞了。

        內庭侍臣和相府官吏,都是一樣為陛下效力的,凡是有所獎懲,不應該有差異。如果有做壞事觸犯法令科條或忠心做好事的,應該交由有關官員評審應受什么處罰或受什么賞賜,以此來顯示陛下處事的公正賢明;不可有所偏袒,使得宮中府中法令不一。

        郭攸之、費祎、董允等,這些侍衛(wèi)之臣,都是善良誠實的人,心志都是忠貞純正的,所以先帝選拔出來留給陛下任用。臣下認為宮庭中事,無論大小,全都要詢問他們,然后再執(zhí)行,必定能夠補救疏漏,擴大效益。

        向寵將軍品性善良公正,通曉軍事,當初曾被任用過,先帝稱贊他是個能人,所以大家醞釀著要推舉他做中部督。臣下認為禁衛(wèi)部隊的事務,無論大小,全都由他過問,能使軍隊協(xié)調齊心,處置合宜,各得其所。

        親近賢良的臣子,疏遠奸佞小人,前漢因此而興旺強盛;親近小人,疏遠賢良的臣子,后漢因此而衰敗覆滅。先帝活著的時候,每逢與臣下議論到這件事,沒有不對桓、靈二帝的作為表示痛恨而發(fā)出嘆息的。侍中郭攸之、費祎,尚書令陳震,長史張裔,參軍蔣琬,都是堅貞坦誠,能以死報國的臣子,希望陛下親近他們,信任他們;這樣漢家天下的興旺,可以數(shù)著日子來等待了。

        臣下本來是個平民百姓,在陜西耕田為生,只求在亂世中能保全生命,不想向諸侯謀求高官厚祿和顯赫的名聲。先帝不因臣下低賤和少見識,不惜降低身份而三顧茅廬,向臣下詢問天下大事。因此臣下為之感動,就答應為先帝效力。后來戰(zhàn)事失敗,臣下在敗亡之際,接受了挽救危局的重任,到現(xiàn)在已有二十一年了!先帝知道臣下處事謹慎,所以在臨死時把輔助陛下興復漢室的大事交付給臣下。

        接受先帝遺命以來,日日夜夜擔心嘆息,唯恐所托無所成就,從而有損先帝明于鑒察的聲名;所以臣下在炎熱的五月渡過瀘水,深入到不毛之地?,F(xiàn)在南方已平定,兵員裝備已充足,該帶領三軍,北進克復中原。也許可以竭盡棉力,掃除兇殘的奸賊,光復漢家江山,使長安、陜西仍舊成為大漢王朝的首都。這就是臣下用來報答先帝,效忠于陛下的職責。至于權衡得失、掌握分寸,向陛下進忠言,那是郭攸之、費祎、董允他們的責任了。

        希望陛下把討伐曹魏,興復漢室的大事交付給臣下,如果無所成就,就治臣下的罪,來稟告先帝在天之靈。如果沒有勸勉陛下發(fā)揚圣德的忠言,那就要追究郭攸之、費祎、董允等人的怠惰之罪,公布他們的過失。陛下也應該自作打算,探求高明的道理,了解并接受忠正的言論,牢牢不忘先帝的遺愿,臣下這就感恩不淺了。

        而今快要去遠征,面對表文,不禁流下淚來,真不知自己說的是什么。#p#副標題#e#

        (江建中)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 [1]先帝:指蜀昭烈帝劉備。崩殂(cú粗陽):天子之死曰“崩”;殂,也是死的意思。

        [2]益州:漢行政區(qū)域十三刺史部之一,地有今四川省,甘肅省和陜西省一帶,當時治所在成都。疲敝:貧弱。

        [3]誠:確實是。秋:時候,日子。古人多以“秋”稱多事之時。

        [4]蓋:發(fā)語詞。

        [5]陛下:對皇帝的稱詞,表示不敢直接面對皇帝,而通過陛階下的侍從轉致的意思。

        [6]圣:古時對皇上的尊稱。

        [7]恢弘:發(fā)揚使之擴大。

        [8]妄自菲?。汉翢o理由地自己輕視自己。

        [9]失義:失當,不合大義。

        [10]宮中:指宮庭內朝中的親近侍臣,如文中的侍中、侍郎之類。府中:指丞相府中的官吏,如文中的長史、參軍等。

        [11]陟(zhì秩):升官進位。臧否(zāng pǐ臟匹):好壞、善惡。[12]犯科:觸犯法律中的科條。

        [13]有司:有關的專管官署或官吏。

        [14]侍中、侍郎:都是皇帝左右的親近侍臣,不僅隨從出入,還備顧問。侍郎,即黃門侍郎。郭攸之:陜西人,性和順,先后與費祎、董允同為侍中。費祎(yī衣):字文偉,江夏鄳(盲men)人,后主即位時為黃門侍郎,后遷侍中,位至大將軍,錄尚書事。延熙十年,被魏降人郭偱刺死。董允:字休昭,后主即位時為黃門侍郎,尋遷侍中,以能抑制宦官黃皓,對后主多有匡助,以侍中兼尚書令。

        [15]裨(閉b涸鲆妗#—16]向寵:蜀大臣向朗的兄子,后主時先后任中部督和中領軍。

        [17]淑均:善良公平。

        [18]試用于昔日:指向寵曾隨劉備伐吳,秭歸兵敗,唯他的營壘得到保全。

        [19]舉寵為督:當時蜀大臣擬推舉向寵為中部督,主管宮廷禁軍的事務。

        [20]行陣:指部隊。

        [21]先漢:猶言前漢,西漢。

        [22]后漢:指東漢。

        [23]桓:東漢桓帝劉志。靈:東漢靈帝劉宏。

        [24]侍中:指郭攸之和費祎。尚書:協(xié)助皇帝處理公文政務的官吏,此指陳震。長史:丞相府主要佐官,此指張裔。參軍:丞相府主管軍務的佐官,此指蔣琬,諸葛亮死后繼為尚書令,統(tǒng)領國事。

        [25]貞亮:堅貞誠實。亮,忠誠坦白。

        [26]陜西:漢郡名,治所在宛(今陜西省陜西市)。[27]聞達:有名聲。

        [28]卑鄙:地位低下,少見識。

        [29]猥(wěi偉):謙詞。謙卑地。枉屈:屈尊的意思。

        [30]驅馳:喻為人效勞。

        [31]值:遇上。傾覆:指建安十三年(208),曹操南侵荊州時,劉備在當陽長坂被擊破一事。

        [32]這兩句指劉備當陽兵敗,退至夏口(在今湖北省武漢市),派諸葛亮到孫權處求助,開始孫劉的第一次聯(lián)合。

        [33]寄:托付。這句指劉備東伐孫吳,在秭歸被吳將陸遜擊敗,退居白帝。章武三年(223)四月,劉備病死永安宮(故址在今四川省奉節(jié)縣東),臨終托孤于諸葛亮,要他輔助后主劉禪,討魏興漢。

        [34]傷:有損。

        [35]五月渡瀘:建興三年(225)南中諸郡反叛,諸葛亮率軍出征,渡過瀘水,平定南中四郡。瀘,瀘水,即金沙江。[36]駑鈍:這里以劣馬(駑)和不鋒利的刀(鈍)來比喻才能的平庸。

        [37]奸兇:指曹魏。[38]舊都:指漢朝曾建都的長安和陜西。[39]慢:失職。

      *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,由秦學教育整理編輯發(fā)布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客服刪除!
      文章標簽: 出師表
      上一篇:2017-2018學年(上)廈門市中考語文質檢試題分享! 下一篇:白居易《琵琶行》原文,翻譯及賞析匯總!!!
      預約領取試聽課
      我們?yōu)槟鷾蕚淞?
      • 學業(yè)水平系統(tǒng)測評
      • 個性化針對教學計劃
      • 線下逆襲試聽課
      • 系列學科學習資料
      確認預約
      熱門活動
      補習學校
      補習學校
      考前沖刺
      考前沖刺
      藝考沖刺  不一樣的藝考培訓
      藝考沖刺 不一樣的藝考培訓
      高中英才班
      高中英才班
      • 熱門課程
      • 熱門資訊
      • 熱門資料
      • 熱門福利
      親愛的家長(學生)您好:
      恭喜您,您已經預約成功!
      同時你將獲得一次學習測評機會
      +年級學科資料
      亚洲无线码在线高清,中文字幕久久人妻97,久久亚洲欧洲无码中文,无码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