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末考試馬上就要來了,我們除了復習課本知識,還有什么更需要我們?nèi)フJ真挖掘呢?一次認真的試卷分析,有些學生做完題只盯著對錯,對試卷分析不重視,或根本不會分析。事實證明,成績優(yōu)異的學生都十分試卷分析,而且都有一套分析的策略和方法。無論是考試的試卷,還是平時練習的卷子,我們都應該認真的去分析其中出現(xiàn)的問題,因為這些問題恰恰反映了我們存在的問題。下面是試卷分析的一般方法,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(fā)。
試卷分析有策略一
所謂試卷分析,是指考試后訂正試卷中出現(xiàn)的錯誤,分析試卷的收獲以及考試暴露出的問題,然后歸類,逐一進行對照并制訂出自我增強的措施與方法。所以,試卷分析要講究以下四個策略:
01
從逐題分析到整體分析
從每一道錯題入手,分析錯誤的知識原因、能力原因、解題習慣原因等。
分析思路是:①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?②知識點的內(nèi)容是什么?③這道題是怎樣運用這一知識點解決問題的?④這道題的解題過程是什么?⑤這道題還有其他的解法嗎?
在此基礎上,學生就可以進行整體分析,拿出一個總體結論了。
通常情況下,學生考試丟分的原因大體有三種,即知識不清、問題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。
所謂“知識不清”,就是在考試之前沒有把知識學清楚,丟分發(fā)生在考試之前,與考試發(fā)揮沒有關系。
所謂“問題情景不清”,就是審題不清,沒有把問題看明白,或是不能把問題看明白。這是一個審題能力、審題習慣問題。
所謂“表述不清”,指的是雖然知識具備、審題清楚,問題能夠解決,但表述凌亂、詞不達意。上述問題逐步由低級發(fā)展到高級。
研究這三者所造成的丟分比例,用數(shù)字說話,也就能夠得到整體結論,找到整體方向了。
02
從數(shù)字分析到性質(zhì)分析
要點有三:
?、俳y(tǒng)計各科因各種原因的丟分數(shù)值。如計算失誤失分、審題不清失分、考慮不周失分、公式記錯失分、概念不清失分等。
?、谡页鲚^不該丟的5~10分。這些分數(shù)是較有希望獲得的,找出來很有需要。在后續(xù)學習中,努力找回這些分數(shù)可望可及。如果真正做到這些,那么不同學科累計在一起,總分增強也就很可觀了。
?、垡惶幨Х?,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,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,學生要學會透過現(xiàn)象看本質(zhì),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。
03
從口頭分析到書面分析
在學習過程中,反思十分需要。
所謂反思,就是自己和自己對話。這樣的對話可能是潛意識的,可能是口頭表達,較好書面表達。
從潛意識的存在到口頭表達是一次進步,從口頭表達到書面表達又是一次進步。書面表達是試卷分析的較高級形式。
所以,建議學生寫出書面的試卷分析。這個分析是反觀自己的一面鏡子,是以后進步的重要階梯。
04
從歸因分析到對策分析
以上分析,都屬現(xiàn)象分析,在此基礎上,學生就可以進行歸因分析和對策分析。
通過試卷分析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收獲:
1.知識上的查漏補缺
所謂查漏補缺,就是找到學習上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,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充完善,讓知識的吸收化、系統(tǒng)化、有效化。
在試卷分析過程中,通過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的對比,學生要重點找到掌握不牢的知識點,而鞏固這些知識點,除了復習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外,還要做好對知識的精細加工,做到舉一反三。
有效鞏固薄弱知識,可以通過多種方式。
比如,英語學科可以制作單詞卡片,然后將考試中拼錯的單詞寫在卡片上,隨身攜帶,隨時復習,增強記憶效率。還可以建立各個學科的“錯題本”,尤其是較弱的學科。
“錯題本”不僅可以匯總錯題,還可以將老師講過的一些典型的、思路巧妙的、對自己有所啟發(fā)、讓自己有所領悟的例題整理上去,但要記住,平時要及時整理和總結,多看、多思、多問。
這樣可以彌補知識上的漏洞。一本或數(shù)本“錯題本”記滿以后,可以再重新整理,自己會做的可以刪去,不會做的可以保留,如此反復,直至完全掌握。
2.注重學習方法和習慣的調(diào)整
考試不僅僅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,也在檢驗學生學習方法的優(yōu)劣和與應試能力的強弱。
學生在考試中往往集中暴露粗心、做題方法不對、不會審題、檢查不細等方面的不足,彌補這些不足對后面的學習至關重要。
學生要端正考試的態(tài)度,不能只關注分數(shù),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法,養(yǎng)成良好的思維習慣,逐步培養(yǎng)自己的應試能力。
要把考試當成檢驗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機遇。比如,學生平時學習不夠踏實認真,容易浮躁,考試時看到自己會做的題目就沾沾自喜,容易掉以輕心,較終失分。
這個問題反映出學生學習習慣與態(tài)度不好,要想有針對性地解決,需要在平時注意培養(yǎng)良好的習慣。
一個的學生要具備以下良好的學習習慣:預習與復習;勤于思考與全神貫注;積極融入課堂學習,并做好筆記;多動腦,勤動手;大膽發(fā)言,敢于質(zhì)疑,敢于表達自己見解;獨立完成作業(yè)并經(jīng)常反思。
而培養(yǎng)這些好習慣,有以下幾個步驟:
①逐漸培養(yǎng)自己對各個學科的興趣。
②心里要清楚什么是好習慣。
?、蹐猿植恍傅貜娀柧?,讓自己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。
3.分析自己的付出和收獲是否成正比
一般來說,只要平時學習努力,做到考前認真復習,都會取得理想的成績,但是也有例外:有的同學分數(shù)不低,但很有可能是靠投機取巧或吃老本得到的分數(shù);有的同學學習明顯比前期努力了,但還是沒有考好,這時也不要灰心,而要繼續(xù)努力,慢慢儲備知識,做到厚積薄發(fā)。
所以,如果考了,不要只是一味高興,而應和自己的努力情況對比,找老師點評試卷,弄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,這樣,可以讓自己持之以恒地努力學習下去。
學習如同長跑,貴在持之以恒。長跑是耐力的比拼,開始跑在前頭的,未必能笑到較后,一開始落在后邊的,較終不是失敗者。
4.正確對比,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
較簡單的是縱向比較,就是拿本次考試的成績與上次考試的成績對照,看是否比上次有進步。
不僅從總成績上比,更要比到細處,具體到每科,細化到每科的知識點。如語文考試,上一次“基礎知識與運用”失分較多,這次通過努力失分減少了,這就是一種進步。
另一種是橫向比較,即拿自己的成績跟班、年級各檔次分數(shù)線比??梢园迅鳈n次分數(shù)線作為參照,通過對比,幫助自己找到相對處弱勢的學科,及時補救,預防偏科。
對比,既要找到自己的不足,也要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亮點,及時給自己打氣,這樣才會有信心和勇氣繼續(xù)進步。
所以,進行試卷分析時,要把亮點找出來,要把進步找出來,要把勁頭找出來,把考試當成學習的助推器,讓自己更加。
較后,希望大家在復習的時候,不要只注重課本知識,還應把以前做過的卷子拿出來認真的看,查漏補缺,爭取在期末考試的時候能做到準確無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