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從小誦讀這些國學經(jīng)典又什么好處呢?
首先,增強文化涵養(yǎng),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。溫家寶總理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說到“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文化西安伊頓精深、源遠流長……從孔夫子到孫中山,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有它的許多珍貴品質(zhì),比如,強調(diào)仁慈,強調(diào)和而不同。吃苦耐勞、勤儉持家、尊師重教的傳統(tǒng)美德,世代相傳。”
其次,增加記憶力,有助于記憶力集中與持久。兒童在大聲讀詩背詩時,看書上的字會刺激右腦,朗讀的韻律激活了右腦,識字以記憶則用到了左腦。有研究表明。左右腦能夠同步效用時,學習能力可增加2-5倍。而且兒童再讀詩時,身心安靜放松,心無雜物,更有助于記憶力集中并持久。
第三,增強閱讀興趣,增強語文能力。孩子讀懂經(jīng)典后,就會不滿足于此,慢慢就會主動去找書讀,就會養(yǎng)成良好的讀書習慣。“書讀百遍,其義自現(xiàn)”。在作文時就會文思泉涌,也更有深度。
第四,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他是中國人,不要忘記中國文化,不要忘根。朱永新老師說過,“一個人的精神啟蒙,往往始于傳統(tǒng)經(jīng)典的滋養(yǎng)。人們習慣將國學經(jīng)典比喻為母乳。母乳的價值在于她是無可替代的。
第五,培養(yǎng)孩子好的習慣
古代的人之所以知書達理,是一種對國學的傳承。像孔融讓梨這些小故事,我們學習之后,孩子們自然而然會在生活中運用。很多道德品質(zhì)的培養(yǎng),以及,看待事物的觀點都可以從這些國學中學到。
國學經(jīng)典,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。很多有成就的學者大家,在談起小時的學習,都感慨得益于兒時的國學誦讀,培養(yǎng)了他們扎實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鑒賞力,和正確的人生信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