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摘抄本摘抄句子對寫作文有用嗎?這是一些學生存在已久的疑問!那么什么叫「有用」?確實有用過才叫「有用」!否則,只是從A書搬運到B本子上,出的是苦力,而不是腦力。
要做好三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事:
摘抄之前問個「為什么」?
看到一個句子或段落,如果打算摘抄,要先問明原因。為什么想把它抄下來?不能只是模糊地覺得它好,而是要盡量想清楚它究竟好在哪里?
覺得好往往是因為這中間隱含著一種比較,認為要摘抄的句子,在表述上比自己采用的或看別人用過的更到位。比如更精確、更簡潔、更生動、更優(yōu)美、更嚴謹、更含蓄,等等。
可別小看這一問,不問而抄是潛意識的行為,問而再抄是有意識的行為,其效果有很大的差距。因為這一問,就把新學與已學進行了聯(lián)系。既是對過去所學的重溫,也是一種豐富和完善。
摘抄之時作個解理
抄完一句(段)后,要立即在后面寫下自己的理解。
1.把之前想到的優(yōu)點用文字表述出來,落實到文字上會更直觀,也會對之前的想法有個校正;
2.列出自己可以使用它的地方,盡可能多想幾處,哪怕看上去并不大合理,先列出來;
3.對摘抄的內容進行分類,貼上相應標簽,以備翻查和取用。
摘抄之后時常使用
摘抄不是目的,使用才是目的。抄而不用,等于不抄。就像從網上瘋狂下載各類資料一樣,不經過分析占有到加工處理再到多方運用,那么一切收藏就都成了埋葬。
1.仿寫,照著樣子練,練到跟摘抄的句(段)差不多;
2.改寫,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刪改原句(段),自己滿意就好;
3.引用,常常翻看,并在自己的作文中不斷地引用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