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早晨起來磨蹭,爸爸媽媽大多會認為是孩子時間觀念差。其實事情沒有這么簡單。早起磨蹭,可能是孩子不喜歡上學的信號。
早晨磨蹭,很可能是孩子不喜歡上學的信號
孩子剛上學時,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學校生活,確實很容易發(fā)生賴床現(xiàn)象,剛上幼兒園時也一樣。但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之后,應該都可以做到早晨快快起床去上學。
我們兩個孩子剛上學時,也發(fā)生過不同程度的賴床,后來適應了學校生活,慢慢就能做到無論頭天晚上睡得多晚、第二天要起得多早(有時學校有活動,需要提早起床、提早到校),大人一叫,一咕嚕就爬起來,緊鑼密鼓地穿衣、洗漱,麻利地背起書包,跟著爸爸媽媽出門。
但我們也確實聽不少爸爸媽媽說起,自家孩子上到小學高年級,甚至初中,每天叫起床,還是困難無比。
賴床雖然是小事,卻很可能是孩子不喜歡上學的信號。上學一年以上的孩子,應該已經(jīng)適應了學校生活,而且很清楚,非休息日需要去上學,上學不可以吃到,也明白賴床會導致上學遲到,上學遲到可能會被老師批評。
那么,他為什么要冒著遲到、被批評的危險,不顧爸爸媽媽的反復催促,非得在床上多賴那么幾分鐘呢?很可能是他下意識地覺得上學不是那么令他愉快的事,他不喜歡學校、不想去上學,所以才拖上一刻是一刻。
孩子為什么會不喜歡上學?
那么,孩子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些下意識的不喜歡上學的現(xiàn)象?按照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論,是和追求卓越和成就感的心理有關。
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在學業(yè)上表現(xiàn),獲得老師的贊賞、同學的欽佩,同時也建立起“我能能行、我能做得更好”的信心。但因為各種原因,確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學業(yè)上有良好表現(xiàn),有的甚至各門功課都表現(xiàn)糟糕,成為班級里師生公認的“差生”。
學業(yè)上遇到的困難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自信,進而影響孩子對學校和學習生活的整體感受,他可能會希望逃避讓自己感到心里不舒服、感到失落、挫敗的環(huán)境,就像成人呆在一間感受不到成就感、感受不到受重視的公司會覺得郁悶、會希望逃離一樣。
但孩子還沒有像大人一樣的,對心理的自覺,同時,上學對孩子來說,也是無可逃避的“工作”,他無法明確表述和解決這種不快,所以只能用諸如賴床、生病、丟三落四等行動,做出消極的應對。
爸爸媽媽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在學校的成就感?
遭遇孩子賴床、磨蹭問題的爸爸媽媽,可能在一邊煩惱不已,一邊日復一日地努力地叫孩子起床,甚至不得不多加一個鬧鐘以更有效地叫醒孩子,或者提早十分鐘叫起床,以抵消被賴床浪費掉的時間。
但這些都只是疲于應對,頭疼醫(yī)頭,腳疼醫(yī)腳,解決不了根本問題。要消除這些現(xiàn)象,還是要從導致這些現(xiàn)象的原因入手——如果爸爸媽媽能有效地幫助孩子提升在學校獲得的成就感,相信這些問題,都會迎刃而解。
那么,爸爸媽媽該如何做呢?真心爸爸有兩個可操作性比較強的建議:
第一,幫助孩子在學校獲得學習成績之外的認可。
現(xiàn)在好多孩子都上各種特長班,有各種才藝,爸爸媽媽可以鼓勵他參加學校內的相關比賽或者相關社團。參加社團會讓孩子有更多展示特長、獲得認可的機會,也會幫助孩子獲得更多“志同道合”的伙伴,并和他們建立良好關系。孩子在學校多了獲得認可的機會、多了認可他能力的伙伴,成就感和自信心都會大大提升,而這種良好感覺也會促使他自覺地在學業(yè)上更用心、更努力。
第二,集中某一段時間,幫助孩子提升某一門課程的成績。
如果孩子學習成績整體不佳,要在短時間內提升是困難的,但提升一門課程的成績,相對容易得多。爸爸媽媽可以暫時放棄督促孩子提升成績的努力,和孩子一起,選擇一門孩子基礎較好、或者爸爸媽媽在這方面輔導能力較強,提升成績相對容易的課程。
個人的經(jīng)驗是,課程,只要付出三個月的有效努力,都能得到明顯提升。孩子在某一門課程上有良好表現(xiàn),就會在這門課程上獲得成就感,進而有信心逐個去提升其他課程的成績,去獲得更多成就感。學業(yè)上有成就感,對學校生活下意識的逃避就會逐漸消失了。